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实体经济备受打击,为了防止疫情的扩散,各地商业地产被迫按下暂停键,中小企业举步维艰。面对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如何迎难而上,实现自救,是商业地产面临的头等大事。

  减租“输血”

  零售业与商业地产及运营商的命运息息相关,租金一直是商业地产开发商的重要营收来源之一,尤其是近几年,餐饮、零售、休闲娱乐等业态,已成为购物中心等大型商业地产的主力店,一损俱损的链条不容忽视。

  受疫情影响,大部分实体企业关门停业,但由此产生的各种高额的固定费用将对其经营产生严重的冲击。为了与商户携手共渡难关,降低疫情对商户们造成的损失,各大商业地产企业纷纷宣布减租政策。“减租是地产企业对中小实体企业的最好支持。”业内人士感慨道。

  较早发起减租的当数龙头商业地产企业万达地产。1月28日,万达商业管理集团宣布,将对全国各地所有万达广场的商户自1月24日-2月25日时间内的租金及物业费实行全免政策,预计减免租金额度达到30亿-40亿元。随后,佳兆业表示,公司已将文体集团旗下所有场馆项目的入驻商户2月1日至2月15日期间的租金全免,商业集团给予旗下7个在营购物中心的所有商户正月初一至十五期间租金全免的优惠支持;万科商业宣布,减半收取旗下在营的全部自持商业项目所有商户2月1日至2月29日期间的租金;保利商业发布公告表示,其在全国的22家购物中心自年初一至年初六期间,减免品牌商户6天租金;新城控股宣布,旗下分布全国各地的吾悦广场,对全体商户自1月25日至2月13日期间的租金实施减半政策。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有超过80家地产企业通过减租“输血”中小微企业,其中包括万达商业管理集团、华润集团、大悦城、万科商业、新城控股、龙湖集团、印力集团、中骏集团等。

  同时,多个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推出各项举措,帮助小微企业缓解经营危机。例如,上海、广东等多地推出工资补贴、线上培训补贴以及租金补贴等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广州市房地产租赁协会与广东省公寓管理协会也分别发文,倡议全市业主免去2月份月租金,3月1日至4月30日租金减半两个月。

  金融助力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进一步部署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同时,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和调节,更好保障供给。各地各部门要建立企业应对疫情专项帮扶机制,纾解企业特别是民营、小微企业困难。

  金融政策方面,央行首批专项再贷款已经发出。银保监会发布通知称,积极帮扶遇困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对受疫情影响企业信贷要增量、减价、提效,并提出“优惠利率贷款正快速发放,企业平均负担成本低于1.5%”。

  工信部日前印发通知称,鼓励各地结合本地中小企业受疫情影响实际情况,依法依规减免税款和行政事业性收费,推动出台减免物业租金、阶段性缓缴或适当返还社会保险费、延期缴纳税款、降低生产要素成本、加大企业职工技能培训补贴和稳岗奖励等财政支持政策,切实减轻中小企业成本负担。

  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近日也表示为解决万达广场中小微商家现金流困难,将联合微众银行推出商家纾困融资方案,预计至少有100亿元资金驰援中小微商家。单个中小微商家授信额度100万元,同时可享受优惠贷款利率政策。

  线上导流

  餐饮、零售商以及商业地产开发商在寻求他救之外,更多的是要自救。RET睿意德董事长张家鹏告诉记者,国内许多商业地产商融资成本在12%以上,资金压力不言而喻。给予品牌商户租金减免,并不能很大程度缓解当前的压力,而有效增加营收,拓新销售渠道,使人气快速复苏才是关键。

  众所周知,盒马鲜生、每日优鲜、京东到家等线上采购平台十分火爆。对此,商业地产开发商似乎看到了契机,并开始付诸行动。高力国际的调查显示,超过四成的商业地产业主进行线上平台投入,有半数零售品牌已经开始转型或加码线上与新媒体销售,近一半租户表示加码线上销售将成为未来企业的发展策略之一。

  很多商业地产开发商也在积极帮助商家通过线上推广增加销售收入,尽量减少客流下降带来的损失。大悦城控股旗下北京西单大悦城、朝阳大悦城和西安大悦城等多个商业项目以小程序商城等经营工具,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帮助商户带客售货,为艰难环境中寻求喘息的商户觅得新的经营增长极。

  多地万达广场帮扶商户开展24小时线上导购,通过微信、抖音直播等线上平台帮扶商户开展经营,实现疫情期间闭店不打烊、宅家购好物、服务送上门。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还携手丙晟科技,联手京东、抖音各大平台,充分发挥万达小程序的流量优势,整合推动2万多个合作品牌、近6万家品牌商铺、发动135.9万商户员工社交媒体矩阵等资源共同发力,建立新的销售模式,实现全国商铺线上线下互动营销,尽快恢复商家信心,满足疫情期间顾客在家的消费急需,足不出户享受便捷购物。

  “2020年零售物业市场将面临极大的挑战,疫情过后,商业地产可能会出现加速转型的机遇。”高力国际华北区零售房地产服务部高级经理刘瑞京对记者表示,从长期来看,未来商业地产会加速转型,要么足够大,要么主题足够鲜明,线上线下应进一步无缝融合。